历史上的茜茜公主二-《清末恶匪》


    第(3/3)页

    一个灰姑娘就要嫁入豪门,而这个年仅15岁的热心和正义感很强的小姑娘,从小就受到要照顾穷人和病患的教育,她没有贵族的傲慢,熟悉周围穷人的家庭状况,她不肤浅,她善于思考,不满足于表象,总是试图探寻事物的“自然”和“真实”。

    这些优秀的品格对于宫廷来说却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成了障碍,没有贵族的傲慢,在当时的维也纳被看成是缺陷,而不是优点,藐视形式也是如此。在当时的维也纳宫廷,皇帝殿下和皇族的高贵地位绝大部分就建筑在程式和礼仪之上,宫廷不需要真理和真实。

    在被小茜茜看成是形式的东西,在皇室却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它们把皇族放置于所有“普通人”都望尘莫及的高度,使其无法接近,无法捉摸,成为了上帝恩泽的鲜明象征,这样茜茜公主一早就被确定为维也纳宫廷的一座礼仪偶像。

    后来茜茜公主跟维也纳宫廷发生的一切冲突和矛盾,其实就是一个情感真诚而细腻的人和一个宫廷偶像之间的对立。

    好了不管怎么样,十五岁的少女,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嫁入了豪门,可惜的是不管从身份还是身价来说她跟这个豪门有着太大太大的差距,然后她又面对一个十分强势的婆婆,而她的爱人又对她的婆婆言听计从,完全就是一个注定要受气的小媳妇,同时这个小媳妇还不懂“规矩”,不管是从夫家的亲属方面还是那些所谓的宫廷下人们,她获得的只有鄙视和嘲讽,这样的婚姻生活要是能幸福都见鬼了。

    电影《茜茜公主》将一部分表现了出来,但是没有说出小茜茜从订婚开始就一直处于一种对未来的恐惧中,宫廷的生活跟她乡下的生活是两个世界,一切都要按照“规矩”和“礼仪”来,以至于小茜茜结婚前被规矩和礼仪折磨的不止一次哀怨:“弗兰茨约瑟夫他怎么就不是一普通的裁缝。”

    至于婚后的生活,嗯!婚后第十四天,也就是1854年5月8日,她写道:“噢,我真不该离开那条小径,它将把我送向自由。噢,在这虚荣的大道上,但愿我永远不会迷茫踌躇!我在一座牢笼中醒来,镣铐已经锁住我的双手。我的渴望日益,你,背离了我!自由!我从陶醉中醒来,我的精神已被它扭曲,我诅咒这无谓的交换,是它使我失去了你,自由!”

    可怜的小丫头,鄙视下吃嫩草的豪门大帅哥,25岁的弗兰茨约瑟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