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祸水东引二-《清末恶匪》


    第(2/3)页

    但是按照目前的化工能力来说,能用上的橡胶配方还真不多,但是也不少,看着桌子上那堆成一坐大山的专利申请材料,他都在发愁这要花多钱才能把专利都办下来。

    专利的事情还好解决,但是如何才能搞到那些化工原料才是难题,好在围绕着橡胶产业还没有什么特别的难题,虽然在一八九七年的时候费点力气但也不是不能解决,但是有些配方的原材料还只是存在于实验室当中,还没大生产,不过抛去那些无法达到的东西,剩下的也有不老少,足够他把橡胶的应用范围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那么橡胶产品的用量到底有多大,这么说吧,一辆老解放需要橡胶制品二百多公斤,一列火车的客车车厢需要三百多公斤,一艘万吨巨轮需要橡胶制品将近十吨,一艘战舰是货轮的一倍以上。

    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高鸿升甚至连到斯柯达兵工厂订购火炮的事情,都交给了艾伯特去办理,他则一直在柏林忙着新式橡胶配方的开发与应用。

    总数量达到一千多份的新型橡胶配方就被他逐步从各国申请下来,并且只要申请下来一件就在德国的报纸上刊登出来,将专利的橡胶配方应用的方向以及加工出来的产品应用在那个方面都标注了出来。

    也使得他成为这个世界上关于橡胶配方最大的专利户,同时也成为这个世界上一年时间内专利申请和专利费用最多的一个人。

    整个橡胶产业就在他不断努力下一点点的呈现在德国人的眼前,德国的民众们也逐步的在报纸的轰炸当中,了解到了橡胶的一切,从橡胶的来源一直到橡胶的应用以及生产方式,更是了解到橡胶产业的高昂利润。

    一个半月后菲律宾群岛的一切就刊登在了德国报纸的头条,富饶、美丽、气候宜人的菲律宾呈现在德国民众的视线当中,而那个贫穷、落后、保守、愚昧的大清国,直接退居二线成了彰显德国武力的一个象征。

    人们的热情被美好的发财机会打动了,还没有谁会想到一个橡胶种植园的利润竟然是那么大,一亩胶园种植三十多棵三叶橡胶树,亩产竟然接近上百公斤,而全ru胶的价格却在随着橡胶的工业化应用不断的飞涨,而更加重要的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到来,必然要催生庞大的橡胶产业,橡胶的需求将是目前的几百倍,庞大的需求决定了未来橡胶产业的辉煌,未来预期橡胶业将成为堪比挖掘一处金矿的最有钱途的行业。

    当然高鸿升也不是真的在忽悠德国的大众,橡胶产业在二战前真的可以称的上是液体黄金产业,即使是在合成橡胶大量应用的现代,橡胶产业的利润也足以吸引大家的投资。

    同时将这些专利都集中到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里,直接扔给了薄彩云负责,他就负责挖坑,也就是负责专利申请的问题,但是关于授权的问题,他就交给薄彩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