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兴趣爱好所在(1200张月票加更)-《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此碑记叙了古代罗马景教,传入中国的盛况。

    石碑侧面用叙利亚文,刻写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

    石碑记载的史实,中外史书全无记载,因此弥足珍贵。

    这样的东西,自然就会被人觊觎!

    清代之时,丹麦人荷尔漠来长安用重金偷买未遂,只好托人刻一假碑,现存伦敦。

    它是研究中外关系的宝贵资料,其拓片早已辗转国外。

    其他的珍贵时刻还有不少,像《中尼合文陀罗尼经幢》。

    这是一种柱状石刻,有六角柱形、八角柱形和圆柱形,用中国和尼泊尔两种文字刻成,反映中尼两国佛教的交流。

    《不空和尚碑》,反映了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史实。

    《明德受记碑》,记载了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建立的农民政权“大顺国”,并反映了当时陕西灾后“人食人”的惨状。

    《曹全碑》虽是为汉代曹全树碑立传,却无情地记载了他镇压黄巾起义的事实。

    通过这些石碑,陈文哲看到了太多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史实。

    如果他要是学习历史的,结合史料和考古,没准他随便写一些论文,就能名动中外。

    主要是他看到的一些历史,到现在全都失传了。

    比如景教的历史,比如当年跟尼泊尔的交流。

    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太多!

    当然,这些其实陈文哲并不是太感兴趣,看看那个时期的一部分历史,也不过是为了考古鉴定罢了。

    要不然,他还真没有多少兴趣,研究当时的历史。

    所以,这里的第三陈列室,才是他的兴趣爱好所在。

    因为第三室的石碑,荟萃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

    平时的时候,你能在哪里看到,历代一来,很多大家的手记?

    这可是真迹,不是赝品。

    如果是一幅画,一幅字,你就算是想要描摹,都找不到庙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