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楚王墓-《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平时不用, 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日子, 那座港口才会启用。
那是一处很隐秘的地方, 处在一处小水弯之内。
那边的陆地全是山,不靠近了, 绝对发现不了还有一片小水弯,被延伸出来的一些礁石环绕。
这么奇特的地方,通过卫星地图, 还是能够找到的。
锁定了这个位置, 隐藏小熊鼎的地方也就被锁定了。
小熊鼎, 或者说是古代的压力锅, 在汉代之时,还真不是简单的祭器。
如果是祭器, 那肯定就只有一件,最多也就是有一些相似的东西。
而小熊鼎作为实用器,它是不同的, 它在当时,应该是贵族们都可以用到的食器。
刚开始看到小熊鼎的时刻, 陈文哲立即就想到了中山靖王刘胜,可是, 通过回溯陈文哲发现,这座小熊鼎根本就不是出土自刘胜墓。
最终, 他通过不停的分析那座墓中出土的文物,陈文哲确定,那座墓应该属于一位汉代诸侯王的墓。
虽然梳理出来的有用画面不多,但是,陈文哲只是通过那件小熊鼎,就知道一些事情。
当年那些人,肯定不止是挖掘了一座汉墓。
他们出手的那片地区, 好像汉墓不少。
因为通过一些人物分析,当时他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分批作业。
一片地区,集中了大批汉墓,这样的地方不难推断。
众所周知, 汉代建立之初,刘邦广封同姓王,即使到了后来景帝时的“七王之乱”亦没有改变这一现实。
仅就西汉200余年来看,封藩藩国就多达31座,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楚、荆、吴、燕、齐、赵等。
有如此多的藩国,自然就会产生为数巨大的汉王陵墓。
在近现代发掘的汉王陵墓中,比较著名的如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永城梁孝王刘武墓。
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就目前已经发掘的情况来看,发掘最多,意义最大的自然还是在彭城。
所谓,秦唐文化看长安,明清文化看神都,两汉文化看彭城。
彭城之所以具有浓重的汉文化气息,也正是源于其两汉时代的地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