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五时许, 船上的船员们全部来到前甲板,各就各位, 各司其职。 其实,他们其中绝大多数,原来也是渔民, 现在做起事情来, 并不慌乱。 陈文哲也从驾驶舱往后看, 只见郑宇他们也全都起来了。 而那老赵不知什么时候, 已经站在系于船尾约20米处的一叶小舟上。 小船上也亮起两盏渔灯,随着大船上渔灯从前往后渐次熄灭。 水下鱼群游向小舟, 前甲板上的船员们开始紧张而有序地撒网。 轮船拖着渔网围向小船,将撒入海中的渔网,围成一个圈。 紧接着, 又开始收网。 那圈子越收越小,直至在渔船左舷外, 收成一个斗状的大口袋。 一位渔工操起渔抄,到那口袋中捞鱼。 起先接连捞出的都是水母, 直到后来才捞出鱼来。 捞出来的鱼,被倒进一个塑料桶, 倒一层鱼,加一层冰,最后捞上来的鱼,总共只盛满一个大桶。 整个过程,陈文哲等人就帮了点倒忙,这不过,捕鱼的工作不在于干了多少, 而在于有收获。 所以,除了他们几个,好像船上就没有几人高兴。 曙光之中,陈文哲等人看着远远近近的渔船, 都驶上了返港的航程。 在一片静默中,老赵轻声叹息道,“如果不是跟着你们出来,这一次就算是赔本了。” 老赵稍微一讲,他们就清楚了。 昨天他们一家子打了3000多斤鱼,今天跟随陈文哲他们出来,忙活了一晚上,看这样子只有100来斤的收获,大约能卖300多块钱。 而出海一趟,包括船用柴油在内的成本,要2000元。 至于郑宇这艘改装的渔船,油耗更大,如果不是当做旅游船在用,要赔死他们。 像这样的遭遇,好像在现代的渔民之中,并不罕见。 有时渔船出海,甚至因鱼太少干脆不下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