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银缕玉衣-《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物以稀为贵, 少,就珍贵。
所以, 不管是什么丝线穿起来的玉衣,都是玉衣,其价值都很高。
小心的把上面的金缕玉衣抱出去, 露出下面完整的银缕玉衣。
这东西肯定不是西汉时期的, 要是西汉时期的, 那时的大贵族, 特别是诸侯王,肯定要用金缕玉衣。
而到了东汉, 有资格穿银缕玉衣的,也肯定是诸侯王或者是王后。
看着如同铠甲一样的玉衣,陈文哲还真是有点感慨。
不了解银缕玉衣的人, 很容易将它看作盔甲。
只不过这种盔甲,制作的也太过精巧了。
从此也可以看得出来, 古人对待死亡是多么的郑重!
自古以来,古代皇帝多有追求长生不老者。
在两汉时期, 人们信奉“侍死如奉生”,他们觉得就算一个人死了, 他的灵魂也是活着的。
而在古人观念中,玉便是一个人气质德性的象征。
在玉的加持下,人能保持尸身不朽。
在如今看来,也许这是一种无稽之谈,可于当时而言,这便是真理。
就连“药圣”李时珍,都对它深信不疑, 曾为玉正名说:“玉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耳。”
因此,两汉时期的贵族,便着玉衣下葬。
《后汉书》中更有明确记载:“帝崩, 唅以珠,缠以缇缯十二重。以玉为襦,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长一尺,广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镂。诸衣衿敛之。凡乘舆衣服,已御,辄藏之,崩皆以敛。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缕。”
这里就清楚的记录了,什么样的人,什么身份,应该用什么玉衣陪葬。
陈文哲知道的,南都博物院,就藏了一件银缕玉衣,而且是属于18件镇馆之宝其一。
这些,肯定是亿级国宝,出现任何一件,都可以支撑起一家博物馆。
现在陈文哲放心了,他的博物馆,开馆就会无敌!
小心的动了一下银缕玉衣,发现这一件安放的也不安稳,不用想,他的下面肯定还压着一件东西。
果然,搬掉上面的银缕玉衣,下面还有一件银缕玉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