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高仿市场-《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所以,    在国内没法做的仿古瓷,在这里反而可以敞开了做。

    要是陈文哲亲自下场做,    他肯定能够霸占南越高仿市场。

    要想做瓷器,还需要一些时间,    最少瓷土、釉料都需要现卖。

    这里可不是国内,购买这些东西的渠道,需要事先打通。

    这个不着急,毕竟现在陈文哲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市场上捡漏。

    最少他也要把南越各个时期的瓷器,都见识一遍,要不然怎么做高仿?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围绕着南越各大城市,全都逛游了一圈。

    虽然真正的精品青花瓷没有找到多少,但是各个时代,各种器型的青花瓷,也是买了一些的。

    比如青花荷花盘、青花花卉小盒、青花加彩花卉罐,这些比较普通。

    好点的也有,像是青花象形水注,仿的不错,也有七八十年的时间了。

    这东西的真品,在弯弯那边的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其他还有一些高仿,应该算是老仿了。

    主要是仿制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作品,比如青花飞鸟盘、青花加彩狮戏大盘、青花镂空花鸟执壶。

    见得多,买的多了,陈文哲总结出一些规律。

    国内是从十四世纪上半叶,由景镇陶工生产出了精美的青花瓷器。

    之后不长时间,南越便有了用青花来绘制铁彩纹样的趋势。

    再后来,南越青花和景镇青花瓷,一起出现在热衷于青花的***世界的市场上,出现在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和亚达毕尔(伊朗)的皇家收藏品中。

    关于南越青花的工艺技术,曾有人推测是元代景镇的移民匠人,将青花技艺传入南越。

    还有人认为,南越陶工在十四世纪早期,就已能生产精致炻器,所以在模仿复制青花的技术上没有什么障碍,而且本土工匠轻车熟路,更熟悉当地的材料。

    南越青花的发展得益于明朝的海禁政策,这种不许片板下海的政策,极大的束缚了华夏陶瓷贸易的发展,使南越陶瓷拥有了广大的国际市场和足够的成长空间。

    当然,这样的繁荣时间不长,受国内影响太大。

    不过,直到十五世纪末,南越青花依然活跃在国际市场上,但在质量上已略显颓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