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章毋庸置疑的珍贵-《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而作为其中经典器型的三足洗,想要收藏一只有多么困难?

    所以,陈文哲现在手中的这一件北宋汝官窑天青釉三足洗,是多么的珍贵!

    而要制作这么一批精品三足洗,肯定要精益求精。

    那么制作这种器型,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肯定不是其上的盘子,而是其下的三只足。

    底足的磨痕的颜色,与粗糙程度也几乎一样。

    目前,就此问题的观点有二。

    第一是此洗底足,原本的形状应是水滴形。

    第二是此洗底足原型,并非简单的水滴状,而是另有其形。

    一是水滴形说,也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汝瓷仿烧作品采用的形状。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一观点目前仍被多数业内人士认同。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神都故宫所藏洗足底仅为轻微磨损,所以在未磨损之时,底足应该是水滴状的。

    之所以做成水滴状,应该是北宋匠人根据“洗”的某些用途而设计的,且有一定的考古证据。

    南河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的足残件,一些残件的足部就似水滴形,但无法确定是否来自三足洗。

    第二、其他形状说。

    随着汝窑遗址的发现,对汝瓷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并且为三足洗足形之谜的解开,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2000年在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的北宋汝窑三足洗,有不少残片可见其足部明显非水滴形,而是下端略向外伸的造型。

    而神都故宫藏品的底足,正像是缺失了下半段足部的此器型。

    从而很多人猜想,故宫那件宋汝三足洗会否是因为足部磕坏,进行过修磨而留下的磨痕呢?

    所以三足洗的形状,是否本来就应该和出土残件一样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