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一次上釉、一次烧成-《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页

    自宋代建盏技艺失传八百多年来,为了传承建盏文化,一代又一代匠人痴心不改,前赴后继。

    终于在1981年,国内成功复原了建盏中兔毫盏的制作技艺。

    先前陈文哲学习的知识,就是传承自这些国内大师。

    八一年复烧兔毫盏,但是曜变建盏的复原,    却出现了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让人徒呼奈何。

    不但在华夏本土,即使在国外,也有许许多多的霓虹、法兰西等海外陶艺家,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破解曜变技术谜团的征途中。

    但是,曜变技艺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    横亘在他们面前,始终寸功难进。

    可是在现如今,有一批对建盏情有独钟的匠人,接过前辈的薪火,重启窑炉,不断接近宋代古风,最终烧制成功。

    其中,陆金喜大师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匠人之一。

    这就是陈文哲幸运的原因,他要是在早几年,就算是想要学习曜变盏的烧制,也找不到庙门。

    所以说,5678瓷的收藏、升值,不是没有原因的。

    真要算起来,八一年复烧成功的兔毫盏,也算是567瓷的一种。

    这样的一种瓷器,就算是八十年代,甚至是九十年代烧制的,那也不算什么,因为其有价值的是它的工艺,    而不是历史沉淀。

    像是流霞盏、兔毫盏、毛瓷、建国瓷、国礼瓷等等,    你能因为它们是现代艺术品,就无视它们的存在?

    真没法无视,在研究建盏、学习建盏烧制技艺之时,最让陈文哲震撼的一张照片,就是现代建盏烧制大师陆金喜大师的一张照片。

    他的作品自己会说话!面对摆成一圈、从第一代到第八代、足有10只曜变建盏,谁看到都会震撼。

    没错,就是陆金喜第一代到第八代的曜变建盏作品!

    这一圈10只建盏,见证了陆金喜集二十多年研究之大成、师徒三代呕心沥血之代表作!

    陆金喜,福省陶瓷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高级技工,资深的古籍文化和老宅文化研究专家和收藏家。

    陆大师生于建盏的发祥地,与建盏结下不解之缘,幼年即投身在首批复原建盏专家组成员陈辉门下。

    那时,他就对建盏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痴爱。

    而他的师祖,更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大师,也是我国工艺美术界的学术泰斗和美术教育家、古瓷艺术研究专家、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巨著《华夏陶瓷史》唯一艺术顾问、华夏陶瓷艺术理论研究的翘楚邓白先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