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制瓷工艺的巅峰-《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特别是哥窑的百圾碎技术,其能达到的特点,实在是太明显了。

    像是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些你要不懂哥窑,肯定做不出来。

    第四层纹饰,是典型的乾隆官窑青花缠枝花卉,上面所用的青花,发色青翠,沉着稳定,层次清晰。

    在第四层纹饰的左右两侧,也就是瓶颈部位,分别装饰有金彩夔龙纹双耳。

    夔龙纹双耳是仿汉代玉器造型,精工细作工艺精湛。

    第五层装饰一道松石绿釉,这同样又是一层仿生瓷。

    它是以松石绿釉和开片纹相结合,模仿天然绿松石的颜色和铁线,惟妙惟肖。

    而到了瓷母的第六层,就变得有点难度了,此时的纹饰叫作仿钧釉,也叫作窑变釉。

    钧窑和哥窑一样,同并列为古代五大名窑之一。

    钧窑最大的特点就是窑变,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有时候可不是特指一种瓷器,而是很多精品瓷器之上,都有这种特性。

    如果是在仿制建盏之前,遇到这样的工艺,陈文哲肯定就避开不提了。

    可现在,他却有了点信心。

    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他也有把握玩出花来。

    到了这个时候,才是前五层,这就涉及到多少种工艺了?

    最简单的青花、绿釉,稍微难点的是铜胎掐丝珐琅,特别是其上的纹饰装饰,这可是“洋彩绿地缠枝花卉”。

    这又是一种陈文哲没有玩过的釉色,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其他的工艺,如粉彩扎道、仿生瓷、钧窑、哥窑,这些都是比较有难度的。

    幸亏不少工艺陈文哲之前都做过,而且还能做到最好。

    要不然,谁敢想着仿制一件瓷母?

    而这还只是前面五分之一的装饰、工艺,下面还有十层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