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左盘右蹙如惊电-《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也就是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如意头状朵云;

    头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仅三四条而已;

    龙爪五趾,改变了元代时三四趾的现象,而且这时的五趾相靠较近。

    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

    龙首比元代变大,上下颚较长,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

    有张口和闭嘴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嘴的上唇似如意状。

    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

    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发多。

    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显得很有神威。

    龙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甲成三角形,略微内弯,显得锋利刚劲。

    人们称明代的龙爪为鹰爪,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时的龙纹,周围衬托以海涛、缠枝花、火焰、朵云等等。

    这时的朵云与元代完全不一样,元代的是一头一尾,而永宣时是一头三尾或四尾;

    元代的云尾显得瘦而长,永宣时的云尾显得肥而短。

    所以,在鉴定时略加留意,就不难分辨清楚。

    永宣时的龙纹,从造型到描画,都是成功的艺术佳作;

    龙的身体“左盘右蹙如惊电”,这是凶猛、神威的体现。

    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纹又有所不同。

    永宣时的张牙舞爪、威猛的龙少见了,常见一种闭嘴龙,多在花间、莲池、海水中出现,或者是彩云龙纹。

    除了闭嘴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

    这时龙纹的特征也很明显,闭嘴的龙首呈扁长方形,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

    鼻端和眼眉有对称毛上竖着,头毛束成疏发或成蓬状,也向上冲,几乎和首垂直成90°。

    下唇须三条一束向前上冲,两眼并列,圆睁平视。

    龙爪五趾紧靠,成风车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