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章造化自然-《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那雷鸣电闪般的流星雨,那陨石横空坠落的火团,那鹧鸪鸟羽毛的斑点,那黝黑锃亮上描绘的金花纹,件件都闪耀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丰富的创造力。

    其中的代表,就是目前发现的几件,最具代表性的定窑黑釉盏。

    特别是定窑柿红釉,其各种圈足都有不同。

    圈足根据器型、年代、各自的作坊的师传手法的不同而各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柿红釉产品,不是大批量的投产。

    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工艺要求,各个作坊的师传关系、手法和工艺略有不同。

    而且这种柿红釉作品,有可能是不定期、没规模生产。

    这对于定窑白釉来说,大批量的生产,就需要有个比较统一的框框,来限制产品的成功率和统一性。

    眼前隋侯之珠内部的一件件定窑器,在陈文哲特意的放大效果之下,让他看的更加细致入微。

    平时我们很少去关注,定窑色釉的微观世界。

    偶然的机会兴之所至,用100倍放大镜拍摄一下黑定、柿红釉的微观世界,我们会发现,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怎么会这样呢?不妨对比一下太空世界。

    那遥远目不可及的太空,是啥样子呢?

    通过最专业的太空望远镜,拍摄下来的星空图片,是不是与眼前黑定的显微图片,十分相像呢?

    陈文哲特意找了几组太空图片,认真比对了一下。

    他发现太空世界,还真就像黑定的微观世界。

    这一点,相比建盏的碗中宇宙,一点也不逊色啊!

    宇宙之中大的星球,远比我们人类的地球,大的多的多。

    如果我们注意到定窑黑釉的微观世界,就很容易联想到那太空世界。

    那陨石的坠落、那流星雨......

    那横七竖八的斑点,跟黑定微观世界里的那些不规则的杂质,简直是一模一样。

    在古代手工落后的年代里,釉里面含有不同的杂质,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

    那些杂质在高温下,不一定都能够融于釉里,总有一些能抗住高温残留下来的,这就是时代赋予的工艺局限性。

    除了定窑,诸如当阳峪窑、鲁山窑、耀州窑等的黑釉,其微观世界也各不相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