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仿了个遍-《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甚至到了明代,制作宣德炉的时候,还就专门找出五大名窑的瓷鼎,来进行仿制。

    既然明代有这种最顶级的仿品,清代肯定也有。

    真正算起来,最早的仿定窑,应该是始于元代。

    西山霍窑,即以仿定窑而颇有名气。

    据明代万历时文献载,有制陶艺人能仿定窑瓷。

    如周丹泉等,但其传世品目前无法确认。

    就算是之前的件仿制的定窑瓷鼎,也只是传说,毕竟到了现在,谁也没有见过那件他做的赝品。

    倒是故宫之中,现在还藏有明代仿定窑产品,盘、碗、枕均有,只不过具体的时代很难确认。

    清康熙以后,景镇有仿定窑产品,釉偏黄,多印花,无竹刷纹和泪痕,极易与真品区分。

    80年代北河曲阳,曾恢复定窑生产,仿定窑产品很有成就,主要是白釉刻花和印花产品。

    仿品与真品有一定差别,主要是仿品很多是现代工艺成型。

    造型如盘、碗、瓶等,与真品相比过于工整,没有古代手工制作的那种古朴作风。

    胎体虽没有什么差别,但釉色则白中闪出的黄色过于轻浮。

    现在市场上,已有将曲阳新仿产品,作旧后冒充古物的,这样的作品也须仔细辨认。

    最近几年曲阳用制工业瓷的一种原料,仿制定窑产品,也做的还算可以。

    这种瓷器颜色为灰白色,个别的也有泪痕。

    釉面半失透,很像定窑产品。

    但真品为白瓷中偏黄,仿品则偏灰白色。

    还有东北地区个体户,最近几年仿定窑的产品也系手工制作,“泪痕”等主要特征均具备,十分逼真。

    要仔细辨认其作旧痕迹,及造型上的微小变化,需与真物放到一起比较,方能看出微小差距。

    所以,真要说仿制定窑,还是现代人厉害。

    当然,这种仿品,在现代人看来,一文不值。

    反而是一些老仿、官仿,更有价值。

    历代定窑仿品不少,它作为宋代的5大名窑,肯定被后代仿制。

    不过仿制定窑的情况,还是与仿制其它名窑的情况有所区别。

    一方面定窑传世品和出土品,在当时就比较多。

    另外一方面,定窑产品并不是那么漂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