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二章乾隆用了都说好-《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要不然他生产那么多瓷器,能干嘛用?

    到了现代,好像那些专门做定瓷的厂家,也是走的这两条路。

    如果能实行高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既打造传统定瓷的艺术高端,又占领现代日用量产的市场优势。

    所以,除了高端大气的艺术瓷外,日用瓷也是各种陶瓷公司的一大主营项目。

    现在陈文哲养的人也不少,他也不可避免的要走这条道路。

    这一直也是一念堂的理念,要不然他也没必要养这么多人,甚至还在南越这边开设工厂。

    这一次也是遇到了机会,因为陈文哲的雕刻手艺,肯定已经突破到宗师级。

    所以,对于传统的一些工艺,他就有了新想法。

    比如传统的剔花,工人还是使用传统平刀30度手剔的方法。

    这种剔花工艺,在手工剔盘时,由于盘子是凹面,操作起来非常困难。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陈文哲反复试验,最后,将刻刀调整为90度垂直与盘坯做装饰。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剔花工人,原来每人每天生产10块盘子,提高到40块。

    四倍的效率提升,对于陶瓷厂的产量来说,这速度可不低,更何况是生产定窑瓷器。

    定瓷文化博大精深,而定瓷则冰肌玉骨,玉质磬声。

    可是,谁又能知道,洁白似雪的定瓷,也是由原本黢黑的泥坯,经过烈火锤炼之后得来的?

    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才能设计制作出好的定瓷。

    这一点,对于每天从早到晚留在工作室工作的制瓷匠人们很像。

    像是张股他们,从国内过来,就是为了学习手艺。

    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们又何必跑到这里?

    至于陈文哲,他跑到这里来干什么?

    他好似忘了初心?不过,最近制作的剔花定瓷,在南越这边卖的不错。

    而白瓷在整个东南亚都很畅销,这就比较舒服了,抢夺别人的市场,陈文哲还是十分喜闻乐见的。

    当然,他这也算是借了南越发展的东风?

    不管是不是虚假的繁荣,反正最近陶瓷厂赚钱了,而且还是在赚大钱。

    好像自从武三等人来定制了一次瓷器之后,他们的生意就开始变得十分红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