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没有麻仓土,大师也难仿元青花-《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只不过到了此时,陈文哲也有点佩服这群人,他们也许是真厉害。

    此时想想,这倒也正常。

    如果没有这点自信,他们能拿出一件汝窑精品笔洗,过来换他一批现代高仿瓷?

    “今天是最后一批瓷器,之后那件汝窑三足洗,就真正属于我了!”

    陈文哲抬头看了一眼,工作室博古架上的那件汝窑瓷,笑了起来。

    不管武三等人赚了多少,反正他是不亏。

    他仿制的东西再好,也是现代工艺品。

    而这件汝窑青釉三足洗,却真真实实、的的确确是一件北宋汝窑器。

    北宋五大名窑,不管哪一个窑口的作品,现在谁敢说手中一定有一件真品?

    今天他再处理一批自己看不上的瓷器,剩下的那些就要全部打包带回国内。

    上班之后,眼看工人们都忙活起来,武三那边还没有动静,陈文哲习惯性的走进了工作室。

    等武三他们过来,直接来工作室中找他好了,他反正是不会浪费时间。

    反正他最近也不会离开,再说工厂里的柴窑闲着也是闲着,要不然继续按照计划制作国宝瓷器?

    想了想,陈文哲也没有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他这一次再次挑战一下元青花好了。

    制作元青花,还不用麻仓土,而是用的现代替代品,或者说他想要研究一下麻仓土。

    首先要知道,麻仓土也是出自景镇那边,虽然现在没有了,但是相似的高岭土还是有的。

    当然,相似不是一样,如果直接使用,肯定是不可能烧制出一些元青花的特征来的。

    比如陈文哲见过一件现代仿的梅瓶,它的造型和画面信息,是符合元人审美的。

    而且它的底部也没有施釉,这也符合元代青花的特点。

    外部特征都对,但是真要看胎就不行了。

    元代的青花瓷使用的是麻仓土,因为麻仓土里面的矿物质,成分含量比较密集。

    比如土质比较疏松,所以麻仓土烧出来的瓷器底部,会出现的细密感没有高岭土细密感深。

    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底部工艺没有使用护胎釉的这种特征,在高温状态下,麻仓土里面的矿物质由内向外挥散。

    所以渗出来的火石红颜色,也是从内到外挥发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