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花丝镶嵌由于完全由金银丝制成,所以也被称为“细金工艺”。 这是由一根根花丝,到成为一件完整的花丝镶嵌作品的过程。 中间要依靠堆、垒、编、织、掐、填、攒、焊八大工艺。 而每种工艺细分起来,又是千变万化。 单以工序的繁琐程度而论,花丝镶嵌在燕京八绝中位居前列。 正是由于其用料珍奇,工艺繁复,历史上一向只是皇家御用之物。 如果说花丝镶嵌的精髓在花丝,那么后期的镶嵌,则可以起到画龙点晴的妙用。 最常见的镶嵌方式,是包边儿镶,也叫包口镶。 比如石碗的制作,行话叫“圈石碗”是重头戏。 先要将铜片,压制成合适的厚度。 而这个度,全由师傅们凭着经验掌握。 把压好的铜片剪成条状,用来隈成碗边儿。 每块石料的形状,都不一样,所以与之对应的石碗,形状也各不相同。 碗沿儿和碗底儿是焊在一起的,然后再焊到作品上。 嵌石料倒不是很难,只要把石料放进石碗里,然后用力将石碗的边缘向中间按压,固定住石料就可以了。 行话叫“扣边儿”,这时候就看出石碗的重要了,大了进不去,小了嵌不牢。 有经验的工人制成的石碗,会恰到好处地把石料包住。 包边儿镶通常用于普通石料,象钻石、红宝石等小巧珍贵的石料,如果装进石碗,会损失原有的魅力。 这时就需要传统的铲钉儿镶了,铲钉儿镶是将石料直接嵌在作品上,所以需要打眼儿。 先要根据宝石的大小,挑选钻头。 不过,毕竟没有和石料大小完全一致的钻头。 所以,在打眼后,还要用铣刀,进行最后的修补。 花丝为骨,镶嵌作饰。 可以说花丝与镶嵌相得益彰,它们共同演绎着“燕京八绝”的精妙之处。 而想要做到这一切,都有一个基础,花丝镶嵌的基础就是花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