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最顶级的奢侈品-《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页

    1772年南城明益珠,祜槟夫妇墓中,发掘出一对明朝银作局制造的金凤钗。

    这只凤钗,凤高10.5厘米,钗脚高125厘米,重2两2钱。

    金凤钗都是用粗细不等的金钱、金片缠绕。

    金凤的脚趾,有力抓住的一朵云彩,也是用粗细不等的金丝编织而成的。

    从云彩中伸出的钗足,造型生动,技法纤细秀丽,显示了明初金银工艺的水平。

    而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了大批顶级工匠。

    其他不说,就说琢玉大师陆子冈,陈文哲可十分熟悉。

    陈文哲的凋刻手艺,大部分都是学自这位大师,或者是大宗师?

    现在陈文哲知道,陆子冈可不止是凋刻厉害,他同时也是镶嵌大师。

    史料记载,明代琢玉、嵌宝大师陆子冈,在花丝镶嵌工艺上取得的成就很多。

    陆子冈出身名门,因家道衰落,自幼来到苏市横山,今横塘镇新郭渔家村一带,为当年那里是琢玉中心。

    他在这个地方学习琢玉,于嘉靖十八年(1539年)师满后,自立门户。

    后来他将作坊,迁至阊门内日益繁华的专诸巷。

    据《木渎镇志》和故宫博物院资料显示,陆子冈所创办的子冈作坊,涉及工艺丰富。

    《木渎镇志》记载:“其凋刻除玉外,如竹、木、石,以至花丝镶嵌无不涉及,都有成就”。

    故宫博物院出版物《紫禁城》记载:“陆子冈,擅长圆凋、镂凋、阴凋、镶金银丝、嵌宝石”。

    综上所述,陆氏的子冈作坊在当年,已是一家品种丰富的珠宝工坊。

    这些当时得到那枚子冈牌的时候,陈文哲就看到过,只不过当时他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凋刻,而不是镶嵌。

    现在不同了,他需要用到镶嵌技术。

    再说,他现在手中可不缺宝石和黄金,有这么多原材料,他就可以随便做一些首饰。

    当然,在做之前,清代宫廷造办处的手艺,也是需要好好学一学的。

    毕竟不管是哪一个时代,都是在不停进步的。

    明代的技术很厉害,但是真正的燕京八绝,却是在清代形成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