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既然能做蓝宝石,那么人工能不能制作红宝石? 想到这里,陈文哲对于那颗没有见过面的巨型人造蓝宝石,有了浓厚的兴趣。 只要得到那件宝贝,他就可以通过它,回溯出所有制作工艺。 不对,国内的制作工艺好像还差了点,那么他收购一批国外的精品人造蓝宝石,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好的技术? 有了这种想法,陈文哲询问起高启静。 他既然涉足宝石行业了,那么肯定对于人工蓝宝石的制造,有点了解。 果然,一问就发现,他还真是问对了人。 我国从2000年开始对蓝宝石生长技术,进行全方位开发。 制作方法是基于温度梯度法,制造出的产品。 虽然在质量方面,完全能够达到军工和光电子产业的要求,但在批量化方面,却长期无法走出实验室。 这样的事情,直到10年之后,好消息才频频传来。 2011年4月,齐鲁的一家科技公司,首先在led蓝宝石衬底晶片项目上正式突破,成品也正式投产。 3年内,他们把产能扩大到了180万片。 这标志着我国led蓝宝石晶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形成规模化生产。 同年6月,苏江省诞生了一颗百公斤级人造蓝宝石晶体。 这使我国快速增长的led行业的优质材料供应,变为现实。 这再一次打破了,我国蓝宝石晶体成长、基板制造市场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2016年4月,首颗人工120公斤蓝宝石晶体,在国内“光谷”问世。 这标志着智能手机产业,本土造的蓝宝石触摸屏,正式诞生。 当时,研发项目总工程师就自豪地说:“苹果手机镜头盖、home键都是由我们供货,除了瞄准光学运用领域,我们还将关注智能手机面板等电子运用领域。” 到了此时,陈文哲才知道,原来蓝宝石在手机上,居然有着这么多的应用。 而此时,他也更加确信,他一定要掌握这门技术。 不说其他,有了足够的红、蓝宝石,制作宝石盆景的原材料,可就不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