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不为人知的古代高科技-《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宅内所有天井,雨过即干,不留积水。

    据那里的老住户讲,这条下水道从地下直通到下面的河里,可古宅的地面与河水只有很小的落差。

    为什么这么多年,还能保持畅通无阻?

    村里的人说,在下水道建好后放进两只巨龟,它们在里面不停地清除着从古宅流下的污物。

    村里的很多小孩,在河边玩耍时,都曾看见过这两只大乌龟。

    当然,这只是神话了的传说,并不能当真。

    但是,从此也可以看出,这座大宅设计的有多么科学。

    而现代城市设计,很多人都认为国外做得好。

    其实,好的设计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缺少了民族自信。

    原来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就让我们视若无物,有目如盲的看不见了。

    其他古代科技,陈文哲还不敢说,但是在建筑设计之上,国内可以傲视世界的设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比如陈文哲小时候学习过的一片课文--赵州桥。

    上千年的历史,让这座石拱桥一直完好无损的给人类做着贡献。

    赵州桥准确地向我们介绍了,这座神奇的古桥。

    为我们打开了,对古代桥梁建设认知的大门。

    与古代建筑一样,虽然如今现代化的写字楼林立,但总是代替不了古建筑在我们心中的位置。

    桥梁也是这样,新修建的大桥,在横跨长度以及建造环境方面,都有很大突破,但也替代不了古桥独具的韵味。

    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找不出一座比它年代更为久远的石拱桥。

    这都主要得益于,古人在建造这座石桥时,所投入的智慧与汗水。

    尽管历经了如此长时间的风吹雨打,甚至有地震、洪水以及战乱炮火的影响,都没有击垮它,依旧屹立于洨河上不倒。

    其实,很多古建筑都是这样,像矗立在长江中的观音阁,被江水浸泡、冲刷多年,也丝毫未曾动摇。

    可是,屹立千年不倒,却在60年前彻底“消失”了,这就是赵州桥的悲剧。

    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55年开始,直到1958年竣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