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京; 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o)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那么,我国古代着名的鼎都有哪些?这里就要提到我国古代五大名鼎。 鼎对于我国的意义非凡,所以只要有所发现,就是重大发现。 而五大名鼎之中的两件,却是同一时间出土。 百年前,西陕的一位村民却一下挖出了两件宝贝。 可惜后来这两件宝贝,一件消失无踪,而另外一件却流传至今。 那是道光时期,陕西陕郿县礼村有村民挖出了两件宝贝——大盂鼎和小盂鼎。 这两尊鼎历史悠久,出自周代名臣盂之手。 当时国家尚无文物保护的概念,地方官府对盗墓行为的管理也不严格,各地文物交易不受限制。 首发更新@ 以至于,小盂鼎在出土后不久便遗失了。 大盂鼎几经辗转,被袁世凯的叔叔袁保恒购入。 当时袁保恒在左宗棠的麾下做事,为了谋得升迁,袁保恒将重金购买的大盂鼎作为礼物,赠予左宗棠。 左宗棠位高权重,亦有收藏金石的爱好。 在。(本章未完!)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得到了大盂鼎之后,对其爱不释手。 不过,没过多久左宗棠便将大盂鼎,转赠给了潘祖荫。 说起来,这潘祖荫虽贵为工部尚书,但当时的左宗棠已成为封疆大吏,为何要对地位低于自己的潘祖荫如此讨好呢? 原来,左宗棠赠鼎完全是出于救命之恩。 早年左宗棠在骆秉章麾下担任幕宾之时,曾得罪了永州总兵,因此获罪。 值此之际,侍读学士潘祖荫站了出来,替左宗棠说了不少好话,这才保住了左宗棠的性命。@精华\/书阁*首发更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