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源远流长-《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红山龙多为玉器,这种龙被称为红山玉猪龙。

    同时,三星堆青铜爬龙柱形器上的龙,也有自己的特点。

    它的头是以山羊为原型,有山羊的犄角和胡须,具有自己的特色。

    所以可推测,三星堆的青铜爬龙柱形器上的龙,具有有华夏龙的形态,又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是古蜀国龙。

    再说青铜神树上的带翼龙,是一种造型为带了翅膀的龙,就像恐龙中的翼龙。

    我们可以称之为飞龙,不管是红山龙还是一般的华夏龙,与青铜神树上的飞龙相比,有一个迥异的特点,就是没有翅膀。

    除了这一点以外,青铜树上的飞龙形象明显与中原龙非常相似。

    综合这两种青铜龙的造型来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龙受到了来自中原龙的影响。

    它们虽然与中原龙有明显区别,但是又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同时,三星堆文明是一个重祭祀的文明。

    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作为重要的祭祀物品,在造型上自然是格外讲究。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物有龙造型,说明三星堆人认可自己是龙的传人之一。

    人与龙显然是不同的品种,三星堆人认可自己是龙的传人,更多的是文化上的一种认同。

    当然也不排除这是血缘,带来的文化认同。

    从三星堆出土的龙造型的青铜器中,可以看出三星堆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对华夏文明产生了文化认同。

    根据考古研究,这种影响其实也是双向的。

    中原文化,也受到了三星堆文化的影响。

    李白曾留下《蜀道难》一文,让人体会到了出川的不容易。

    然而考古证明,在遥远的商周时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川省与中原腹地的交流应该就开始了。

    从而带来的文化交流,也持续了相当的时间。

    如果只算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交流的时间,也至少有几百年。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灿烂的三星堆文明,它还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