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8000年前的龙-《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兴隆洼文化距今大约一万年到七千年,与传说中大约一万年前的伏羲时代相当,比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更早。

    这一点,比三星堆文化好要早。

    这条龙的出现,意味着华夏文明在伏羲时代,就已经与内蒙、辽和hlj一带有密切联系。

    提起兴隆洼文化,很多人觉得陌生。

    兴隆洼文化因为内蒙自治区赤峰ahq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得名,时间上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年代是前10000—前7000年。

    兴隆洼文化出土了大约八千年前的石块堆塑龙,这是我国目前最早的龙形文物。

    这条龙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玄武岩自然石块堆摆而成,全长19.7米。

    它整体造型昂首、张口、屈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

    这条龙就是考古不断挖出的一套上古真龙,它最早出现于8000年前。

    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自古便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视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龙的形象,出现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

    商代的甲骨文中,便出现了“龙”字。

    从字形来看,龙有蜿蜒细长的身子,有两只长角和大嘴巴。

    我国最早的龙的形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考古界又有哪些发现呢?这个全都不一定。

    因为考古在不停进行,发掘在不时的给我们点惊喜。

    比如1982年,辽省阜新查海村西南2.5公里的地方,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处8000年前的先民遗址。

    经过前后7次的发掘,共挖出原始房址55座,出土了一条近20米长的石块堆塑龙。

    据考证,这才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龙形遗迹。

    至于辽省赤峰红山文化遗址,那里距今才只有5000多年历史。

    红山文化出土了多件玉器,其中就有一类造型奇特的c形龙和玉猪龙。

    之后的是凌家滩玉龙,它的外形与红山文化玉猪龙相似。

    这条龙也是首尾相接,在靠近尾部的地方同样有一小孔可穿绳。

    玉龙以刻线表现龙鳞,头部依稀可见龙角凸起。

    玉龙长径4.4厘米、短径3.9厘米、厚0.2厘米。

    接下来是4000-3000年前,龙的形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