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处于中转站的今彭县天彭阙,因两山相对,地形险要,所以十分容易辨认。 而也是因为这种地势,这里遂成为鱼凫王“升仙路”东西—南北向的转折点,是所谓人间与鬼神世界的分界线。 龙门山东的河谷,是“化民”们赖以生存的渔猎采集区域,而高山峻岭则是修身成仙的理想场所。 鱼凫国王率领国民进入湔山“神化”以后,留下了一部分鱼凫人向东迁徙。 之后在川都地区,形成了具有三星堆文化明显特征的十二桥文化; 还有一部分往北,经汉中城固,进入今西陕宝鸡地区。 他们在西周时期建立了一个国家,现在在宝鸡茹家庄发现有这一国的一座墓地,甚至还有铭文。 好像是从弓、从鱼,就是射鱼的意思。 另外,还发现有与三星堆近似的青铜立人像,这表示很可能二者有渊源关系。 在那一边地区,特别是先前发现的古墓之中,也出土过不少文物,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是一件青铜鱼尊。 这件西周鱼形尊,高15厘米,长28厘米,重1.1公斤。 鱼尊鱼身肥大中空,鱼口微张,下唇处有一细小穿孔。 鱼鳃饱满,鱼背鳍处开方形口,口上置拱形方盖。 以鱼之背鳍为方盖捉手,足见古人之匠心独具。 为使鱼身有所附着,鱼腹下设有两两相背、双手捧腹作负重状的四个人形足。 四个小人中有三人口大张,双目圆睁,头上蓄发; 另一小人口紧闭、头无发。 以表情夸张的四个小人做鱼尊底足,生动而富有情趣。 鱼尊通体满饰线凋鳞纹,两鳃处各饰一组简化窃曲纹,以区别于鱼身。 钮盖两侧盖面上各饰一组完整的线凋鱼纹,方盖的边缘各饰一龙纹,龙纹之龙头在钮盖前部交会。 鱼尊纹饰简而不繁,准确精当。 这件宝贝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这算是一件融合三星堆古蜀地文化与中原文化于一体的青铜器。 像是这样的东西,后来出土的还有不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