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坟头蹦迪之战-《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这充分显示,可能就是由蜀文化发展而来的一个邦国,或许正是《牧誓》中记载的蜀人的一个分支。

    汉中地区的早期蜀文化人群,是由蜀地迁移而来,这个陈文哲已经很确定。

    只不过别人不清楚,他们还在怀疑,这部分人是不是原本就分布于此处。

    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可陈文哲很确定,川省内部跟汉中有联系,而汉中蜀人则被周人征服、统治。

    其实能够确定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的。

    一个是因为蜀戈,这一点能够证明,川蜀跟周人的文化是互相有影响的,甚至是互通的。

    还有一点,在西陕那边,陈文哲看到了三星堆标志的东西。

    那是在三星堆出土过的两种金面具,出自圆顶金面青铜人像,及平顶金面青铜人像。

    圆顶人像通高42.5        厘米、宽19.6        厘;

    平顶人像通高45.8        厘米,宽22.4厘米。

    这两种人像上的金面罩,均为金皮捶拓而成,眼眉部镂空,制作精致。

    据推测这种金面造像,代表当时社会最高层的贵族。

    他们不仅掌握生杀大权,还垄断了与神交流的权力

    在战争开始之前,带着这种金面罩的祭祀在跳舞?

    这应该是给军队以祝福,在当时那个年代,应该算是很正常的活动。

    也是看到了这一点,陈文哲才确定牧野之战中有蜀人参战。

    所以就算是移民到西陕的“川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还是“川军”。

    或许户口迁了、籍贯变了,但是文化习俗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

    三千年前的“西陕籍川军”,作为周武王伐商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灭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青铜三角援戈,在西陕这边,是出土商代晚期的大墓。

    现在通过回朔,陈文哲能够确定,这很可能是《尚书·牧誓》提到过和周武王一起征伐殷商的“蜀”人所用。

    而这些友军跟三星堆文明有关,但是却不是来自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古蜀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