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宋代仿古-《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仿古工艺厂?就买下来的这么一套石刻?”陈文哲奇怪的问道。

    “肯定不是啊,当时我过去的时候,小巧的东西差不多卖光了,最后就只能挑选了一些大东西,比如这套昭陵六骏,还有一些就是佛像,对了,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小巧的,您给看看。”

    看着兴高采烈的李金鲤,陈文哲无语。

    现在实锤了,既然有手段雕刻出那么好的一套昭陵六骏,那么怎么能不用宋仿的手艺,仿制一些古代佛造像?

    陈文哲的视线,随着李金鲤移动,很快就看到了一尊十一面观音像。

    这种佛像他知道,现在各大博物馆中都有收藏。

    当然,数量不多,很多还具有争议性。

    在这里就需要特别提示一下,争议主要是断代。

    因为很多具有明显唐代风格的这种佛像,有人鉴定认为是宋代仿的。

    当年在虎丘山寺塔中,出土了两尊十一面观音菩萨像,不过那两尊佛像有着明确是年代范围。

    所以,这两尊十一面观音像,成为了研究“仿古”这种艺术风气的标准样品。

    云岩寺塔位于苏市的虎丘山上,也称为虎丘塔。

    1957年在进行抢救性施工时,发现了若干珍贵的文物。

    通过对出塔文物的考证和研究,最终确定这座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

    该塔内的文物,应是宋建隆二年,随宝塔落成而入塔供奉的。

    出塔文物品类极其丰富,包含了佛像、经书、瓷器、钱币等类别。

    出塔文物中的两尊十一面观音菩萨像,现在就成为了研究“仿古风气”的主要参照物品。

    造像风格上,这两尊十一面观音的造型,都是呈现盛唐时期常见的“s”型站姿。

    这两尊十一面观音像,天衣飘荡而下,身材丰满,下承双层束腰式莲座。

    这些典型的唐代造像特有的元素,毫不掩饰地出现在了这两尊出自宋塔的观音上,让后人对它们的断代带来不小的疑惑。

    所幸,大海博物馆有一尊唐代的十一面观音像,可以让后人来与这两尊十一面观音进行对比。

    首先从观音十一面的排列形式上看,这三尊像均为顶上一面,中间四面,底下五面,以及主尊一面。

    唐代十一面观音像的排列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首博藏得一尊晚唐时期的十一面观音像,是以顶上三面,底下七面,主尊一面排列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