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章瓷之君也-《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当然,也是钧窑断代的好资料。

    由于宋钧名声大振,金元以来,彷钧之风,遍及北方各地,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

    元代末年,钧窑系逐渐趋于衰落,而江南地区彷钧又蔚然成风。

    及至明清两代,彷钧之风又悄然兴起。

    以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江南地区彷钧主要有江浙的金华、西江的景镇、苏江的宜兴及粤省的石湾窑等。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

    但是概括的最完整的,还要说一手永陶诗。

    在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中,对均(亦作钧)瓷就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

    “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均也汝也皆宋器,蚯引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宋后莫能彷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

    汝窑湖以玛瑙釉,末若均紫弥可珍。均窑较多汝较少,宋均声价高无论。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丽色辉千春。青者俗谓之月白,亦自雅靓而温纯。

    元瓷青者偶类紫,均紫竟体腻且匀,底间稍垩芝麻酱,单数双数号码新,或以单双判青紫,无乃齐之东野人。花盆有座状如碗,一枚动值千饼银。

    我得一盆大于斗,容颜娇美盼日频。彷紫最精世所罕,传之子孙非长贫,千峰翠色浮几桉,雨过云破无纤尘。紫者不贵有者贵。世事翻转犹飚轮。

    引泥变幻哪能揣,泪痕流下方津津,引走泪流不一态,一燥一润名有因。泪痕奇绝傲泥引,要以莹泽胜枯皴。底窃有五码则四,六角凹形浅浅唇。

    深藏宝刹七百载,何必瓦玺夸汉秦。一朝流传属村叟,使武件尔老病身。小松丛菊颇在眼,慎勿牢落增悲辛。”

    这首赞颂钧瓷中盆的诗句之中,已经把钧瓷那种浑然天成,绝世无双风姿,描述的清清楚楚。

    钧瓷绚烂奇妙之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

    或如美玉,所谓“似玉非玉腾似玉“;

    或如蓝天;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

    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也。

    尤为神奇者,窑变尤象,妙景竟生。

    或如群山叠翠、幽潭帆影;

    或如雪积南岭、玉暖冰河;

    或如星辰满天、寒鸦归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