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龙泉窑系-《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除继续生产宋时的器型外,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环耳瓶、凤尾樽等。

    但是质量不如南宋,胎质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温润如玉者少。

    装饰技法上有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镂刻、点彩等。

    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等,个别有文字装饰。

    在龙泉窑的精湛技艺,和精美的釉色及高超的质量影响下,江浙境内出现多处窑址。

    如大窑、金村、溪口、大白岸、小白岸、梧桐口、笔架山、项户、道泰、山头窑、松溪、马垃力、安福口、安仁口、大方、大棋、下村、武溪等300余处外。

    还有西江、胡建两省的多处窑址也彷烧龙泉青瓷。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

    这在宋、元民窑瓷器中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

    也就是说,龙泉窑创造于北宋早期,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至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

    传世的龙泉青瓷下限,至清康熙年间。

    整个烧造历史达七、八百年之久。

    北宋时期的龙泉青瓷,胎骨较厚,胎土澹灰。

    底足露胎处见赭褐色窑红,胎微出烧,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层透明,釉表光泽很强。

    装饰花纹较简练,常见纹样有鱼纹、蕉叶、金枝、荷花等。

    装饰风格趋于奔放。

    处于南宋鼎盛时期的龙泉青瓷,形成了自已独有的艺术风格,显示了独特的魅力。

    南宋龙泉青瓷的造型亦形成自已的风格,稳重大方,浑厚淳朴而又不失秀媚。

    器型丰富多样,装饰普遍采用刻花和堆塑法,颇具艺术匠心。

    元代龙泉青瓷烧造量大,风格与南宋迥异。

    器型高大、胎体厚重;

    胎色为白中带灰或澹黄;

    釉色为粉青带黄绿,光泽较强,釉层半透明;

    装饰手法多种多样,有刻、划、印、贴、塑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