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赳赳老秦-《好男儿留什么辫》
第(2/3)页
“咱们既然用大明的旗号,莫如就用红色的鸳鸯袄作军服,至于盔甲重新回炉肯定是来不及,修补一下染个色,改成常用的青白甲怎么样!”
柘戎营营官廖进忠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吴三桂起事那会,就是奉的大明的名义,军中的军服和盔甲都是仿效明朝的军服,后来吴三桂建立吴周,这军服却没有来得及重新改制,所以他认为还不如依葫芦画瓢,直接照搬明军的军服和盔甲。
鸳鸯战袄是洪武二十一年,由明朝皇帝朱元璋下令设计的,这种战袄的特点也非常的明显。
首先,鸳鸯战袄比较长,衣摆一直持续到膝盖,合格的鸳鸯战袄的衣摆里面包裹着铁丝,可以保护裆部,袖口为窄袖,是为了便于士兵作战使用。
鸳鸯袄也有兵种之分,骑兵所穿的鸳鸯战袄乃是对襟,上面有铜扣,步兵大部分是右衽交领,在鸳鸯战袄的里面有压实的棉花,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明军是明军,咱们现在是琼州军,岂能混为一谈,如今华夏沉沦,海内俱丧,还用明朝军服实在有些不妥,正所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我琼州军如今所要做的就是效仿当年的大秦,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剿除伪清政权,所以这军服和盔甲,本帅属意尚黑,至于样式,依旧用鸳鸯袄的格式,但是下摆一定要短。”
鸳鸯袄有一个缺点,就是下摆过膝,这样的设计虽然能起到保护士兵下身的作用,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士兵的灵活性,所以在马仲英看来,军服和盔甲这种关系到士兵生命的东西,不能一味地图美观,而是要合理。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贺明远喃喃地将马仲英刚才说的话反复念了两句,突然道:“大帅说的好,如今胡虏猖乱,遍地膻腥,咱们琼州军,就要有当年老秦人的血勇之气,和鞑子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秦人尚黑,咱们正该用黑色军服。”
“不错,贺兄弟说的对,当年东虏破关,一直和八旗兵拼杀的都是我们秦人,闯王、临国公还有李晋王哪个不是陕西汉子,就是咱们老家主也是地地道道的秦人,用黑色军服,合情合理!”
同时陕西人的巴思克和马三德亦是举双手赞成,一个个不停地点头称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