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铁矿和贸易-《好男儿留什么辫》


    第(2/3)页

    琼崖既然有大型的露天铜铁矿山,那琼州军完全可以借用这个有利条件,在昌江开设自己的武器生产基地,从而使琼州军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大帅,您说的这些,昌化那边全部都有,甚至那边还有大量的水力镗床,这些士绅利用开采出来的铜、铁从内陆换取大量的丝绸和茶叶等物资然后高价卖给借朝贡名义进入琼州的西夷,现在昌化那边就有西夷在,故尔这几家士绅手中有如此多的现银。”

    自明成祖七下西洋后,明廷因政治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多数时间里实行了海禁政策,但自隆庆开海后,大明和西夷的商贸往来就愈发的频繁。

    海南作为南洋诸国朝贡贸易的中转站,加之郑一官和刘香七等海寇的崛起,明朝末期,海南海外贸易往来不仅比前代频繁,其规模也更大。

    明代的《五杂俎》一书中也提及“诸番与中国往来使臣不绝,商贾便之”“舶商去来不定,多在琼州州县走泄细货。”可见海南走私活动之猖獗。

    同海南有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倭国、琉球、交趾、占城、暹罗、大泥、吕宋等。海上贸易的繁荣吸引众多海南人做起了国际贸易,倭国小叶田淳在《海南岛史》中也记载了明末时期,从海南出发的航船,装载货物驶到倭国长崎,可换银数十万。

    明代,海南与东南亚地区交往最为频繁,海南物产多出售至东南亚地区。海南销往东南亚最多的物产是槟榔,海南每年产量的十分之七要销往占城、交趾等地。

    琼州都府治曾提及“诸州县亦皆以槟榔为业,岁售于东西两粤者十之三,于交趾、扶南十之七,以白心者为贵。”

    “销售至南洋的物产还有沉香、乌木、攀枝、玳瑁、椰子、菠萝蜜、砗磲、花梨木、藤、糖、蜜腊、鹿皮、牛皮、牛角、以及药种等。”

    “当然,既然是贸易,那南洋诸国和西夷自然会将该国的特产销售至中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