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二章乾隆用了都说好-《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页

    要设计、创新一件作品,陈文哲感觉压力还是挺大的。

    不是来自外界压力,而是来自自身的知识储备。

    陈文哲学到的古代技艺实在是太多,他没有信心能够设计出新的东西。

    几千年下来,古人们也是耗尽脑汁的创新,到了现在,留给现代人发挥的余地,实在是不多了。

    所以,想对作品的纹样加以创新,还是很难的。

    当然,乱画不算。

    因为如果创新做不好,反而会显得不伦不类,适得其反。

    就这样,一个月后,陈文哲终于拿出了自己的作品。

    作品的器型,是对传统的罐,加以创新。

    罐身上,环绕着一圈的天鹅,它们姿态各异。

    有的振翅高飞、有的低空盘旋,有的引吭高歌、有的顾影自观……

    其间再饰以春风、柳枝等纹样。

    做出来之后,跟他脑海之中无数的资料加以对比。

    历朝历代之中,有这种题材的瓷器,但是绝对没有跟他创作的纹样一样的瓷器。

    当然,主要是陈文哲创新了剔花手法,这样应该可以让定瓷,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和普通工人干一样的活。

    就是每天除了修孩儿枕的泥坯,就是把一些固定的纹样,拓在坯体上,再按照拓的纹路剔刻,非常单调。

    没有人知道,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陈文哲耗费了多少心思。

    只不过,通过这一次创新纹样,也让陈文哲有了更多经验。

    比如创作普通的玉兰花定瓷盖杯,传统的东西很漂亮,但是传统就意味着守旧。

    而创新,却代表着现代,代表着新潮。

    旧的东西有人喜欢,也有人认为落伍。

    只不过,传统的东西就不能变化一下?

    定瓷在古代为什么产量那么大?因为他不止是观赏瓷。

    定窑必须一手艺术,一手日用,实行两条腿走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