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随手拈来-《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页

    佛塔是供奉佛骨的神圣殿堂,其下多有地宫,地宫是存放陪葬品的神秘之处。

    此种定窑(包括其他窑口)物件,极其罕见。

    据此推断,这顶瓷轿也应属冥器之列,是专门为随葬而定烧的。

    这件白釉褐彩轿采用了捏塑、堆贴、镂空、压印、刻花,以及点彩等多种装饰技法。

    是镶器中较复杂的一种,镶器是区别于琢器、圆器的一个种类。

    每次看到这顶瓷轿时,陈文哲都会忍不住感叹定窑工匠的聪明才智。

    他们把土与火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只要能用瓷表现的,他们无所不能,这件定窑器物就是例证。

    最主要的是,它真实再现了北宋民间四人肩舆(轿)的形象,是定窑仿生瓷中罕见的精品。

    要制作这么一件瓷器,就要用到捏塑、堆贴、镂空、压印、刻花,点彩等工艺。

    这里面只要哪一种工艺,稍微不达标,就绝对做不出这么一件精品瓷器。

    可以说,这件瓷器已经把定窑的特征,体现的淋漓尽致。

    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坚致而不透明,施釉极薄,釉色莹润光亮。

    可以见胎,胎质坚细,瓷化程度高,甚至达到了半脱胎的程度。

    像定窑瓷轿这种等级的瓷器,只要能仿制成功,陈文哲的仿定窑技术,就算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之后,再仿制一些器型简单的瓷器,就可以做到大巧不工的境界。

    所以,在刚刚完成三间瓷轿的制作之后,陈文哲就忍不住想要试试自己的手艺。

    他感觉这一次他的技术,又有了巨大的突破。

    “就做薄瓷碗!”

    静志寺地宫之中出土的瓷器不少,毕竟一百多件呢!

    这些瓷器都是当年的达官贵人,或者直接就是皇室捐献的。

    所以,就算是碗盘碟,都是宫廷御用瓷级别。

    有着这么一批宝贝当做标本,陈文哲很快就有了方案。

    他原来就做过薄胎瓷,现在他想要看看,定窑的薄胎瓷,他可以不可以做的更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