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随手拈来-《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定窑有些碗、盘之类器物,胎的厚度极薄。

    即使口径为30厘米的大盘的厚度,也只有2到4毫米。

    静志寺地宫出土的白釉喇叭口碗,其口沿最薄处仅1毫米。

    还有一件白釉“官”款莲纹碗,唇厚不及2毫米。

    它迎光可透视外壁莲瓣纹,敲击声音轻脆悦耳。

    这充分体现了定瓷“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让人叹为观止。

    前面做过喇叭口碗,这一次就做刻莲花官字款的碗。

    只是单纯仿制一只碗,并不难,主要是釉色的变化。

    如果是白釉,一切好说,按照正常程序来就可以了。

    如果是窑变,那就需要注意温度,最终也不过是两种釉色的选择。

    只要控制好窑温,想要什么样的釉色,就能烧制出什么样的瓷器。

    碗盘碟,陈文哲做的太多了。

    此时他只要使用合适的材料,按照宋代定窑的特征,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制作各种瓷器。

    可以说,随手拈来,一点迟滞都不会有。

    做了一只碗,再来一只托盏。

    这里他走的任何一件瓷器,不管器型是不是简单,都是很有来历的,或者说都是精品。

    比如这只托盏,也是静志寺地宫出土的。

    这是一只白釉北宋“官”字款花式口托盏,正好跟这只炼化官字款的碗相匹配。

    既然做了托盏,那座一只盘子也就再正常不过。

    托盏跟盘子有什么区别?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器型稍微不同,功用不同,就有了两个名字。

    这一次他使用划花工艺,而且刻的纹饰是十分少见,这一次陈文哲雕刻的纹饰,是他也不经常使用的蝶纹。

    白釉划花对蝶纹盘,也是北宋“官”字款花口盘。

    这只盘子的口径10.5厘米,足径5,7厘米,高2.7厘米。

    芒口毛足,平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