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稀世名笔,千古绝迹-《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入清,曾藏于江浙桐乡汪氏求是斋。

    金农曾两度观赏《五牛图》,最后一次是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十二月。

    此后,《五牛图》流入清宫。

    清朝末年,画作被转到中南海瀛台保存。

    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

    《五牛图》几经辗转,最后被香江企业家吴蘅孙买下。

    20世纪50年代初,吴氏企业濒临破产。

    吴蘅孙自知无法再完好地保存这幅名画,便忍痛决定出售《五牛图》。

    消息传出后,当时国内领导收到一位爱国人士的来信。

    信中说,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在香江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币。

    他自己无力购买,希望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

    国内立即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全。

    接到指示后,国内立即组织专家赴港。

    最后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

    名画虽然回归祖国,但经历了颠沛流离,画面上蒙满了尘垢,伤痕累累,更有大小洞蚀数百处。

    1977年1月28日,《五牛图》卷被送到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由表画专家孙承枝先生主持修复。

    经过淋洗脏污,画心洗、揭、刮、补、做局条、裁方、托心等步骤。

    接着补全了画心破洞处的颜色,再经镶接、覆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边装表成卷。

    八个月后,验收的专家组,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一幅五牛图到此修复结束,而且修复的十分完美。

    82中文网

    wap.

    /75/75384/30057088.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