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楷书鼻祖-《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由此可见,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

    其实,钟繇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并不限于一家之学。

    据宋代陈思《书苑菁华》记载,钟繇少年时就跟随刘胜学习了三年的书法,后来又学习曹喜、刘德升等人的书法。

    因此,钟繇与任何有成就的学者一样,都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学习的结果。

    另据《书苑菁华》记载,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术,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钟会。

    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主要从蔡邕的书法技巧中掌握了写字要领。

    在学习过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

    与人坐在一起谈天,就在周围地上练习。

    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划了个大窟窿。

    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

    有时去厕所中,竟忘记了回来。

    这说明了钟繇的书法艺术,确实是自己勤学苦练的结果。

    在苦练的同时,钟繇还十分注意向同时代人学习。

    他经常与曹操、hd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人,讨论用笔方法问题。

    钟繇不但自我要求严格,对于弟子门生也同样以严要求。

    对于儿子钟会,也常常百般劝戒,钟会最后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钟繇、钟会父子被人们称为“大小钟”。

    钟繇的书体,主要是楷书、隶书和行书。

    南朝刘宋时人羊欣《采古未能书人名》说:“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

    所谓“铭石书”,即指正楷。

    “章程书”即隶书,又称八分书。

    “行押书”指的是行书。

    /75/75384/31434156.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