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没有什么是不可模仿的-《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特别是苏料那种,既凝聚又晕散的双重性,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要想仿制出这种特性,很难,最起码对于个人来说,难度很高。

    当然,只要了解了苏料的特性,解决问题也不难。

    比如,因青白釉颇有厚度,并流动性为粘滞态,可使颜料较充分反应发出晕散并得到控制,或使其中较大颗粒杂质凝聚漂浮现出晕散。

    大多数元青花器物,都或多或少混有国产料或回青料,因此会大大降低凝聚态晕散效果。

    所谓凝聚态晕散效果,即是指,一要凝聚,二要晕散,缺一不可。

    这也是有规律的,比如混入国产石子青料后的表现,就十分明显。

    比如,串珠状黑斑的点状凝聚态现象弱化,即黑点变少多往一块收聚。

    结果是黑点多变连结态,或变团状条状等更大不规则态黑斑,且黑斑边缘变不晕散或少晕散。

    再就是其颜料底色,即“色晕”态减弱,即向不晕态转化。

    这是由国产石子青料,本身所具有的收敛性造成的。

    如果陈文哲仿制的元青花,只是一两件,那无所谓,他全部使用苏麻离青也是可以的。

    但是,他想要仿制的元青花很多,只要是传世的,还有点名气的,他都要仿制。

    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元青花的表现,可不止是苏麻离青料能够做到的。

    当年制作元青花,除了一些精品全部使用苏麻离青料之外,其他青料使用的也很多。

    除了国内盛传的石子青料,还有一些混入我国西部的回青料。

    这些青料混入之后,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表现,也必须知道,要不然,仿制出来的东西,别人很可能一眼就看出发色不对。

    就像是回青料,混入了这种青料,最终釉面之上的串珠状黑斑的点状凝聚态现象,就会弱化并发散。

    即小黑点或黑斑等,变得略微模糊或较模糊,即凝聚态不足,过发散。

    再有就是颜料底色,即“色晕”态,会保留至增强。

    这是回青料本身所具有的发散性造成的,只要使用了,就可以看的出来。

    这么明显的特征,只要稍微懂行,在鉴定元青花的时候,就可以看出点什么,所以陈文哲不得不注意。

    元青花钴料的晕散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被视为元青花的主要特征之一。
    第(2/3)页